7月16日,在第十一屆中國蘇州文化創(chuàng)意設計產業(yè)交易博覽會上,小朋友體驗與機器人下圍棋。闕明芬 攝
7月28日,在連云港市贛榆區(qū)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學生們在練習蛙泳技術動作。司偉 攝
8月10日,宿遷市宿城區(qū)志愿服務隊舞蹈老師正在古城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指導孩子練習舞蹈基本動作。 徐江海 攝
7月18日,高溫悶熱天氣,孩子們在淮安龍宮大白鯨世界水上樂園戲水消暑,樂享夏日清涼。趙啟瑞 攝
7月30日,小朋友在南京科技館互動體驗科學實驗應用場景,感受科技的魅力。本報記者 余萍 攝
暑假里,張家港市組織青少年開展戶外寫生,繪家鄉(xiāng)美景。吳建東 攝
7月26日,“石榴籽一家親”2022年江蘇新疆西藏青海少先隊員手拉手夏令營在南京開營。來自新疆克州、西藏拉薩、青海海南州的54名少先隊員和江蘇南京的少先隊員開展為期一周的“手拉手夏令營”活動。 實習生 王信辰 本報記者 吳俊 攝
7月30日,海安市墩頭鎮(zhèn)千步村五一家庭農場,關工委志愿者在給小學生講解秧苗田間管理知識。周強 丁春梅 攝
隨著“雙減”政策持續(xù)落地,記憶中的暑假又回到了孩子們身邊。孩子們跳出了書山題海,不再奔波于各類培訓機構,他們走進博物館探尋文化記憶,徜徉美術館提升美育能力,遨游科技館探索未來世界,馳騁運動場感悟體育精神……豐富多元的素質拓展活動點亮了炎炎夏日,“暑假快樂”不再是印在作業(yè)上,而是洋溢在生活中。
歡樂暑假,是日常教育的延長線,也是孩子們全面成長的第二課堂。
學一項新本領,來一場小競賽,他們的暑假生活有滋有味。在酣暢的汗水和歡笑中,孩子們收獲的不僅有強健的體魄,還有勇氣和自信,在一次次挑戰(zhàn)中,他們提升自己、超越自我,在好奇和探索中迸發(fā)學習的渴望,找到前行的動力。
聽一些自然聲,看一點山水色,他們的暑假生活有聲有色。青山綠水,吸引孩子們駐足觀賞;田野小徑,到處有孩子們嬉戲的身影。天光云影、夏夜星辰倒映在孩子們清澈的眼眸,小溪細語、蛙聲蟬鳴豐沛了孩子們的心靈,大自然律動賦予生活溫潤的詩意,也鋪就了孩子們幸福人生的底色。
參與公益活動,體驗勞動生活,他們的暑假時光有苦有樂。野營燒飯、田間勞作……勞動生活給予孩子們最直接的教育,在動手間品嘗勞動的艱辛與甜蜜。
走進社區(qū)、深入鄉(xiāng)鎮(zhèn),為他人、為社會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從內心深處建立起對家庭、對社會,乃至對民族、對國家的責任感。讀社會之書,行勞動之路,暑假正確的打開方式有很多,用好孩子的“休憩”時間,未來他們才可以更好地搏擊長空,奔向遠方。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