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時代視頻報道,3月24日,河南南陽一位家長透露,自己的孩子初三學習不好。學校向他發(fā)出了自愿放棄中考的申請。網友質疑學校此舉是為了提高升學率。對此,3月25日,南召縣丹霞實驗學校回應稱,成績較差的學生放棄中考可以申請職業(yè)教育,讓他們有更多選擇。南召縣教育局表示,學校是綜合考慮的,沒有為了升學率而刻意將貧困學生踢出。
不可否認,在國家大力提倡職業(yè)教育的語境下,學校秉持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理念,建議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進入職業(yè)類學校學習,以期掌握“一技之長”,適應將來就業(yè)的需要,無可厚非。但即便學生參加中考,也不耽誤將來進入職業(yè)學校就讀,學校向學生發(fā)出自愿放棄中考的申請,去變相剝奪學生中考權利,意欲何為?
南陽這所學校讓學生自愿放棄中考不是個例,幾乎每年中考之前都會出現此類現象。每一種行為都折射出一種心態(tài),“強制學生分流,剝奪中考權利”之所以屢禁不絕,無疑還是追求升學率使然,是中了升學率的“毒”而已,任何美妙的說辭也掩蓋不了這一事實。
構建多維立體的學生成長評價體系,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存在感、收獲感,是教育的目標。然而作為評判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高升學率依然不可避免成為許多學校明里暗里的追求。想盡一切辦法讓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不參加中考,無疑就是減少了升學率的“分母”,對提高升學率想必是“立竿見影”,這就是這么多年“剝奪學生中考權利”層出不窮背后的“堅硬邏輯”。
為了防止一些地方和學校因片面追求升學率,采取各種手段限制部分學生報名參加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的現象,早在2010年6月,教育部就發(fā)文通知,強調任何學校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勸說學生放棄中考和中途退學,或要求學生轉校,或強迫學生報考某類學校;強調升學考試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意愿,堅決防止一些地方和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采取各種手段限制學生參加升學考試的現象。
“中考參加不參加”是學生的權利,“考好考不好”是學生的本領和水平,這是“橋歸橋,路歸路”的兩碼事。而要杜絕“剝奪中考權利”事件的再次發(fā)生,保障學生的“中考權”,消減部分學校追求升學率的沖動,自然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多方發(fā)力才好。
第一是強化法律與政策宣傳,讓學生和家長明確自己所擁有的這項權利,也讓教育工作者知曉自己的權力邊界;第二,教育行政部門必須不能有護犢子的思維,針對一些學校和教師存在的因追求升學率而剝奪學生中考權利的行為必須亮劍,讓相關學校和教師付出響應的代價,以維護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尊嚴,呵護學生受教育的權利;第三,持續(xù)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盡快構建與完善綜合化的教育成績評價體系,以制度建設為抓手,淡化升學率在學校管理中的地位和影響,同時加大職業(yè)技術院校的建設,成為更多學生的選擇。 樊樹林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loginbisaqq.com www.xjnnet.net,loginbisaqq.com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