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來余杭,在這里我體會到了賓至如歸的感覺。良渚文明讓我感到震撼,我會把在這里看到的東西和家人、朋友分享。”瑞士西部應用科學與藝術大學日內瓦高等音樂學院教育主管、音樂家澤維爾·布維耶首次來到余杭參與第二屆“良渚論壇”,表達了自己對余杭和良渚文明的印象。
11月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良渚論壇”在浙江省杭州市開幕。作為良渚文明的發(fā)祥地,余杭借“良渚論壇”喜迎天下客,因論壇受益匪淺。
如果說最早良渚文明吸引的主要是考古學家,那么現在通過“良渚論壇”,還吸引來了世界各地的作家、音樂家、游客和創(chuàng)業(yè)者等,其實質是吸引來了更多國際的聲音、聰明的大腦和年輕的活力。因此,余杭的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良渚文明“金名片”不斷被擦亮,文化能級不斷躍升,新的發(fā)展機遇不斷涌現……這些都離不開“良渚論壇”。
世界級“金名片”越擦越亮
“五千年中國看良渚”是余杭的一張世界級文化“金名片”。在兩屆“良渚論壇”不斷提升良渚文明國際化水平的背景加持下,“世界級”這個定語愈加閃耀。
第二屆“良渚論壇”以“交流互鑒與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為主題,邀請了來自6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考古學家、作家、音樂家等300余名中外嘉賓參加,嘉賓們聚焦文化遺產、文學、音樂等領域,開展了交流對話。
“良渚論壇”是一個文化交流的平臺,早已成為了與會人員的共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向明曾表示,經濟看博鰲論壇,文化看“良渚論壇”。巴西作家羅杰·米勒受邀參與本屆“良渚論壇”,他說:“文化交流平臺在國際上十分重要,我很喜歡中國文化遺產。之后我將會創(chuàng)作一些和良渚相關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良渚。”
在第二屆“良渚論壇”的中外考古學家對話分論壇上,良渚國際考古中心正式揭牌,對良渚做好“東道主”、培養(yǎng)本土考古人才、喜迎天下考古學家更多介入良渚和浙江的考古工作、助力國際文化交流互鑒,有著重要意義。同時,現場還舉行了中日聯合考古系列研究成果出版簽約儀式,包括《中國江南的考古學》《中國新石器時代文明的探求》《從動物、植物、礦物中探尋古代中國》。
東京大學教授米田穰自2022年開始擔任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的特約研究員,致力于分析古代陶器與動物骨骼,他在良渚的具體研究內容包括良渚遺址出土的稻米、動物骨骼和黏土等。米田穰說:“中日考古合作持續(xù)開展,成果很多。可以預見,未來還會有更多外國考古專家一同到良渚參與研究,我很期待多元思考給我?guī)淼膶W術靈感!
論壇期間,還有一些外國面孔為良渚代言,法國人老路就是其中之一。最近老路有了一個新身份,他稱之為余杭播報員。老路的家就安在余杭的良渚文化村,在對外介紹良渚的視頻里,他現身說法:“我每年都會來好幾次良渚古城遺址,季節(jié)不同,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樣,推薦大家每年多來幾趟!
文化能級不斷躍升
如今,談起余杭,無論是本地居民還是外地游客,都會提到良渚文明,提到余杭豐富的文化配套設施。
兩屆“良渚論壇”都安排嘉賓們參觀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和良渚博物院,給嘉賓們留下了良渚有“顏值”,更有“猛料”的好印象。西班牙利塞歐音樂學院教授何塞普·奧里奧爾·薩尼亞在參觀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時候,驚訝于良渚古人的生活,他說:“很難想象五千多年前的人類生活,這次寶貴的‘良渚論壇’機會讓我實地看到了他們生活的痕跡,我覺得良渚文明很了不起!
因為良渚,余杭自帶的文化能級已經不低,而“良渚論壇”又給余杭帶來了一次文化能級上的躍升,實現了從“杭州良渚日”到“五千年中國看良渚”的跨越。論壇期間,新的高質量文化資源落地余杭,給余杭文化能級提升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鮮活力。
在論壇開幕當日,現場宣布了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典藏館在余杭區(qū)正式開館,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首展“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宋畫大展”吸引了嘉賓和游客前來。這是繼杭州國家版本館后,又一落戶余杭的國家級重大文化地標。館內豐富的繪畫藏品不僅可以讓學者開展考證研究,也可以讓游客領略傳統繪畫的風采。
家住瓶窯鎮(zhèn)的居民李月看到家門口的典藏館,十分喜悅,她說:“這下子,家門口都是博物館了,周末能帶孩子去參觀良渚博物院或者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還能去版本館,現在還可以來典藏館參觀,文化體驗實在太豐富了。”
從良渚博物院到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再到杭州國家版本館和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典藏館,余杭已經構建起了一個涵蓋歷史、藝術、科技等多元領域的優(yōu)質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頂層設計。
除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典藏館之外,本屆論壇期間,“新面孔”不勝枚舉:浙江省歷史經典產業(yè)展首次在“良渚論壇”上開展;“中國絲綢藝術大系”首批成果亮相余杭;國家重點地區(qū)考古標本庫房(浙江)在余杭揭牌……
區(qū)域發(fā)展迎來全新機遇
2023年12月3日,首屆“良渚論壇”在杭州市余杭舉行。同年12月14日,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設推進大會在余杭召開,發(fā)布首期“十大工程”和“文化+”產業(yè)政策20條,標志著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設迎來實質性進展。
“良渚論壇”是展示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設成果的重要平臺,兩者相輔相成。將近一年時間過去了,良渚文化大走廊取得了一系列建設成果。今年7月,良渚文化大走廊“十大工程”之一的良渚5000+藝創(chuàng)園正式對外運行。總面積約2.4萬平方米的空間里,創(chuàng)意集市、藝術展覽、特色演出等列次其中,集成了辦公、休閑、娛樂等功能,成為了游客打卡、周圍群眾遛娃休閑的好去處。截至今年11月底,良渚5000+藝創(chuàng)園累計接待游客超過13萬人次。還有今年10月17日,良渚文化大走廊“十大圖景”正式和公眾見面,莫角聽風、良博映玉、瑤山望日、石塢微瀾……這些良渚元素滿滿的風物讓人不禁浮想聯翩。
依托于良渚文明,余杭文化旅游產業(yè)快速發(fā)展,也增添了新業(yè)態(tài)的想象空間。在本屆“良渚論壇”中外音樂家對話分論壇上,浙江音樂學院的小提琴手與浙江大學研發(fā)的機器人樂隊合奏一曲《梁!,吸引了嘉賓們的目光。被問及關于AI和機器人制作音樂的問題時,美國南加州大學音樂產業(yè)系教授鮑比·博格說:“余杭的科技發(fā)展很好,將來可以不斷探索AI和機器人在音樂方面的應用。人類和人工智能合作,可以創(chuàng)作出更多美妙的音樂。”
“良渚論壇”給余杭帶來的發(fā)展新機遇,同樣垂青每一個在這片土地上有創(chuàng)業(yè)熱情的人。
距離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不遠的瓶窯鎮(zhèn)奇鶴村,村內有良渚水利工程遺址,屬于良渚遺址保護區(qū)!95后”奇鶴村村民韓陳峰在村里開了一家網紅咖啡店,不僅給當地村民提供了一個夏日納涼聊天的好去處,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打卡。
“你覺得良渚論壇和你有關系嗎?”
韓陳峰最初的答案是“沒有”。在“良渚論壇”期間,慕名前來的游客,讓他感受到“良渚論壇”和他有關。他說:“這么高規(guī)格的論壇就開在家門口,我感到很榮幸,相信良渚的名氣越來越大,一定會有更多人來我們村里看水壩遺址,光顧我的咖啡店!
同樣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附近,“新杭州人”高翔開了一家手工藝工作室,他用良渚黑陶制作手工藝品。“我是被良渚的黑陶文化吸引來的!备呦枵f,“一個小小的良渚黑陶杯子成品率并不高,售價幾百元,購買的人很多,其中也有外國人。‘良渚論壇’的影響力很大,知道良渚文明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了!
“良渚論壇”不斷擦亮余杭世界級文化“金名片”,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因良渚文明而驕傲,也因良渚文明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loginbisaqq.com www.xjnnet.net,loginbisaqq.com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