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大輝 盧亞鵬
本報記者 陳月飛
喜馬拉雅山北麓,西藏自治區(qū)日喀則市崗巴縣,平均海拔4800米,含氧量不足內地40%,最低氣溫-40℃,每年200多天8級以上大風天氣。在這里,“高原戍邊模范營”戍守邊疆61年。在這里,遠離家鄉(xiāng)3000公里的江蘇兒女與來自全國20多個省份的戰(zhàn)友,挑戰(zhàn)苦寒、耕耘貧瘠、堅守寂寞。
在習近平主席給“高原戍邊模范營”全體官兵回信一周年之際,記者走進該營,走進這處無數(shù)青春熔鑄的哨位陣地、使命高地。
在雪海云天書寫忠誠
1961年,“高原戍邊模范營”聽從號令進駐“云上邊城”崗巴。此后,一代代官兵堅守于此,管控200余公里防區(qū)和多處通外山口,守衛(wèi)著共和國平均海拔最高、自然條件最差的邊防線。
一甲子彈指一揮,無數(shù)青春接力相守。進駐崗巴以來,營隊先后有33名官兵獻出年輕生命,4名軍嫂長眠雪域,不少官兵常年患有高原病……他們以無畏的犧牲交出忠誠答卷——六十一載堅守,寸土不丟。
歷史從未遠去,精神跨越時空。如今,“高原戍邊模范營”站立之地更高,全營駐守的平均海拔由4810米上升到5100米,最高達5592米,甘灑熱血衛(wèi)國戍邊的忠誠本色絲毫未變。
以海拔命名的“5592”觀察哨,是全軍海拔最高的駐兵點,這里挺立著一位江蘇青年!皝韻彴椭,就聽說過崗巴的艱苦,但沒想到會這么苦!眮碜越K高郵、如今已入伍兩年的上等兵萬子昕也才22歲,常年駐守執(zhí)勤的“5592”觀察哨,氧氣含量不足內地的40%,紫外線強度是內地的5倍。這里年平均氣溫-30℃,狹小的執(zhí)勤空間內供暖不能斷,萬子昕每次夜間執(zhí)勤都得出哨給煤爐加三次炭,每次出哨拾炭都需要鼓起勇氣。室外的狂風吹得人站不住腳,往返一次回到哨位要近半個小時才能緩過來,但萬子昕毫不在意,“在崗巴當兵就得吃得起這份苦!
戍邊條件日益改善,生離死別少了,但高寒缺氧帶來的綿延傷害總是存在。該營80%指戰(zhàn)員血色素嚴重超標,100%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心臟異位等高原疾病,體檢報告放在內地恐怕大多不能算合格。但在這里,關于忠誠的檢驗,全部合格!
在冰峰雪嶺留下豪情
終年不化的曲登尼瑪冰川,是巡邏路線中最險的一條。這里,海拔起點就是4600多米,來回一趟8個小時,最高到點6000多米,擁有多種復雜地質環(huán)境。兩座海拔近7000米的雪山之間有大片冰舌,冰舌兩旁是雪山上不斷滑落的碎石堆積而成的斜坡。
巡邏路上,頭上是隨時可能傾瀉而下的滾石,腳下是泥土裹挾的暗冰,身旁是深不見底的冰窟窿,組合起來好似一張嗷嗷待食的冰盆大口,隨時等待獵物的到來。該營昌龍邊防連的官兵就常年穿梭于這張冰盆大口之中。
官兵們雖一次次有驚無險地穿越過這片“生死區(qū)”,但仍有遇險時。今年4月,來自江蘇揚州的中士秦道明帶隊巡邏穿越這片“生死區(qū)”時,不幸被左側懸崖滾落的碎石砸中頭部,當場昏迷。戰(zhàn)友們急速將其背離危險區(qū)域,醒來后秦道明的第一句話是:“我們到點到位了沒有?”得知正在送其下山就醫(yī),他掙扎著從戰(zhàn)友的背上下來,帶領大家繼續(xù)向山頂爬去。
今年初,江蘇揚州人王亞軍所在連隊奉命赴海拔5275米的窩果拉山口巡邏,由于山高坡陡、風雪交加,加之路程遙遠,剛休假歸隊的王亞軍因體力不支而與隊伍走散,遭遇雪崩被困,等待十多個小時后,連隊救援隊伍終于趕到,饑寒交加、精疲力盡的王亞軍已暈倒在地。
在艱苦環(huán)境頑強扎根
營隊后山的宗山古堡,當年抵擋了英軍入侵,卻防不住風雪侵蝕,僅剩的殘垣斷壁告訴后人:立足高原,絕非易事。
海拔5318米的查果拉哨所,是該營最具標志性的哨所之一。1962年拓荒建哨時,哨所只是就地取材用石頭堆成的簡陋地堡,就餐風沙拌飯、睡覺四側漏風,洗澡一個月難得一次,飲水更只有取冰化雪。在這里,一茬茬官兵自力更生、奮力作為,從干打壘到鐵皮間、再從土坯房到碉堡樓,營房更新?lián)Q代已歷六代。如今再上查果拉,嶄新的哨樓屹立云端,牛糞爐早換了長明電,“戰(zhàn)備氧”也成了“常態(tài)氧”,以往長期困擾邊防官兵的住房、如廁、用水、用電、取暖、洗澡六大難題全部解決。
進駐“5592”之初,這里只是一處小小的亂石堆,官兵們從凍土中撬出石塊拼湊成一堵矮墻,一米多高,大風擋不住、下雪沒處躲。大伙兒鐵鍬一揮,誓要扎下根來。連續(xù)幾個月吃硬干糧、喝冰化水、住地窩子、睡沙石地,一鍬一鎬建成了體系完備的鋼鐵前哨。
巡邏路險,以往來回一趟經常是趁黑出發(fā)、摸黑歸建。如今在官兵們年復一年的掄錘揮鎬中天塹變通途,那些因險得名的“刀鋒山”“老虎嘴”地段被官兵輕松越過,“威名”難再。打通點與線,帶動一大片。崗巴縣大片無人區(qū)中鋪設的一條條嶄新的巡邏路直達哨所、延伸天際,車厘子、哈密瓜等新鮮時令水果擺上了官兵餐桌、送到了點位一線,F(xiàn)在在海拔5300多米的查果拉哨所生活區(qū),設有專門的高壓氧艙室,為休假歸隊的官兵和剛進藏的軍嫂提供氧療服務。在“5371”高地,亂石堆上新建的保溫營房里搭建了唱吧、桌游等娛樂設施。
“這里的山脊高過云頭,這里的太陽曬化石頭……這里的思念藏在心頭,這里的尊嚴高昂著頭……”這是“高原戍邊模范營”官兵最喜愛的歌。在茫茫雪線、在道道山脊,官兵們無畏的足跡仍在不斷延伸,忠誠的篇章仍在不斷續(xù)寫。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loginbisaqq.com www.xjnnet.net,loginbisaqq.com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