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董 翔
初冬時節(jié),位于南京市南部新城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新館項目現場,一片火熱施工景象。館外,罐車、叉車來回穿梭;館內,施工人員抓緊鋪設巖棉、安裝隔音板、涂覆乳膠漆。該場館擬于今年底竣工交付,將作為集中保管民國時期歷屆中央政府及其直屬機構檔案的國家檔案館,成為國家歷史文獻保護的重要場所。
新館主體建筑呈米黃色,八層檔案庫方正莊重,如同線裝書盒緊緊“抱”在一起,環(huán)踞前方的二層建筑簡約典雅。“我們所負責的裝修環(huán)節(jié),就是給場館從里到外穿上保溫、保濕、防腐、防霉的高性能‘衣服’!敝薪|方裝飾有限公司負責該館項目的生產經理谷超說。
記者隨機走進一處庫房,百余平方米的空間里,三輛高空作業(yè)車同時運轉,巖棉鋪設已近尾聲。“巖棉具有很好的保溫防火性能,但安裝起來費時費力。為防止‘冷橋’現象發(fā)生,要在隔墻龍骨上每隔60厘米裝一個‘U’形架,再把切割好的巖棉嵌進去,最后覆蓋一層石膏板,為貼梁貼頂施工,工期一下子翻倍!惫瘸榻B,新館共有大小庫房107個,建筑面積超8萬平方米,大部分用于存放紙質文獻,對環(huán)境要求極高,必須做到六面保溫,工程量巨大。
地面則應用科技含量高、技術環(huán)節(jié)復雜的鋪地材料——彩色水泥基自流平,摸上去溫潤而細膩!白粤髌讲牧线M場后,經人工初步平整,會自己流動精確找平!惫瘸f,存放大量紙質檔案的柜子都很重,一般的瓷磚容易破裂。為了方便檔案柜移動,地面將鋪設軌道,綜合平整度、表面強度、耐磨性能、防火等級等多種因素,自流平是理想選擇。
更難的施工在負一層辦公用房。進風機房里,直徑20—80厘米的風管占據大部分空間,最近處離墻面只有45厘米,而長2.4米、寬1.2米的隔音板,為了避免拼接要盡可能少切割,只能穿過空隙進場,再被固定在墻上。熱水機房里,橫豎搭建的鋼管只留給施工人員極為狹窄的操作空間,材料進場、搭建交給身材瘦小的工人。
“8月初才具備進場施工條件,高峰時300多人同時作業(yè),52天完成8.6萬平方米的保溫隔墻安裝及涂料噴涂,并順利移交給下道工序。”中建東方裝飾有限公司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新館項目經理崔亮表示,眼下距離竣工交付不到一個月,項目正與時間賽跑。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