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劇照。 記者 秦媛 攝
由博物館的機器人講解員做向導,隨館藏文物穿越到漢代,呈現(xiàn)大漢氣象,1月6日,由徐州演藝集團出品、徐州市歌舞劇院原創(chuàng)的歌舞劇《大風歌》在市歌舞劇院進行了首次惠民演出。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兩千年前,從徐州走出的漢高祖劉邦在故鄉(xiāng)高唱的《大風歌》,氣勢磅礴,流傳至今,成為徐州漢文化的經典。
以《大風歌》為名的歌舞劇,為江蘇省藝術基金項目,全劇以徐州博物館的漢代文物為線索,融合了漢服、漢賦、漢樂、漢禮、漢舞、漢宴等多種漢文化元素,通過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與徐州博物館的AI機器人互動的全新形式,藝術地呈現(xiàn)了從漢代至現(xiàn)代發(fā)生在徐州的歷史事件、人文故事、民情風俗。
演出中,《高祖登基》《天地祥和》《大風起兮》《盛世華章》四個篇章,情節(jié)緊湊,畫面優(yōu)美,音樂入耳動聽,讓觀眾感受獵獵漢風所傳遞的文化能量和精神張力,令人耳目一新。
市歌舞劇院院長李雪梅介紹,歌舞劇《大風歌》旨在打造代表徐州的漢文化精品力作,為徐州旅游做推介和宣傳。劇情從現(xiàn)代的博物館講起,通過游客的視角,由機器人帶入四個篇章,創(chuàng)新性地通過時空穿越,呈現(xiàn)徐州漢文化的魅力和獨特的城市風貌。
為完美呈現(xiàn)舞臺效果,市歌舞劇院出動了全院力量,老中青演員齊上陣,有的一人飾演三個角色。據(jù)悉,該劇自此次公演之后,還將在新春佳節(jié)前后走進基層,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記者 張瑾)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