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預防新冠病毒的有效手段。特別對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預防重癥和死亡方面有明顯效果。記者從徐州市衛(wèi)健委了解到,徐州市60歲以上人群已累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171.08萬人,占該人群的96.52%,80歲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率超過80%,還在繼續(xù)推進。疾控專家提醒,全市各接種門診有序開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請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盡快完成接種。同時,針對老年人現在接種疫苗晚不晚、感染過后是否還需要接種疫苗等熱點問題,記者采訪了徐州市疾控中心免疫規(guī)劃科科長宋曉哲。
問: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后多久能產生抗體?老人現在接種疫苗晚不晚?
答:通常接種疫苗后1-2周開始產生抗體,全程免疫后4周產生的抗體能夠達到較高水平,意味著產生了較好的保護作用。如果是加強免疫,接種疫苗后產生的抗體會比基礎免疫產生得更快。疫苗接種后產生抗體,尤其是高水平的抗體需要一定時間。
在目前新冠流行的情況下,建議沒有完成接種的老年人盡快接種,盡快按照程序完成全程和加強免疫,使疫苗的保護作用得到更好發(fā)揮。
問: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高齡老人,還能接種新冠疫苗嗎?
答:最明確的接種禁忌癥是既往接種疫苗時發(fā)生過嚴重過敏反應,比如過敏性休克、喉頭水腫等。此類發(fā)生過嚴重過敏反應的人群是不能接種疫苗的。
另外,正在進行透析、器官移植、放化療治療的人群,或合并感染正在發(fā)熱階段、處于慢性病急性發(fā)作期的人群,以及處于臨終關懷期的患者,是需要暫緩接種的。
對于普通高齡、基礎病患者來說,應評估其疾病發(fā)展狀態(tài),如處于急性期需暫緩接種,后期病情穩(wěn)定后或特殊的治療結束后就可以考慮接種。像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有的人可能會經常出現指標異常,若在身體狀況很穩(wěn)定的情況下,也是可以接種疫苗的。如果自己拿不準,建議提前咨詢接種醫(yī)生。
問:老人平時不出門,與社會接觸少,是否還有必要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答:平時不出門不意味著與社會完全隔離。新冠流行早期由于傳染源不廣泛,對大多數人來說感染的風險相對較低。但當前的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傳播過程隱匿,每個人感染病毒的風險都在增大。建議空巢老人、獨居老人等也盡快接種疫苗,自己得到更好的保護,也讓家人安心。
問:和青壯年人群相比,老年人對疫苗的不良反應會更高嗎?
答:疫苗不良反應是由于疫苗本身固有的特性,以及受種者個體的差異因素,接種疫苗之后可能會有少數人出現一些與預防接種目的無關或者意外的反應。疫苗不良反應包括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我國目前在持續(xù)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工作,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應總體報告發(fā)生率略低于60歲以下人群報告水平,絕大多數是一般反應,少數屬于異常反應,嚴重異常反應的報告發(fā)生率低于百萬分之一。
問:老人已經感染過新冠病毒并已痊愈,后續(xù)是否還需要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需要間隔多久接種?
答:按照目前的規(guī)定,感染過新冠病毒并已痊愈的未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老年人,后續(xù)于感染間隔6個月以上接種一劑次疫苗。
問:與青壯年人群相比,老年人接種程序有何不同嗎?
答:老年人的疫苗接種程序與18歲以上成人的接種程序相同。目前,我國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程序包括基礎免疫、第一劑次同源加強免疫、第一劑次序貫加強免疫、第二劑次加強免疫。其中,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應與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時間間隔為6個月以上。
問:接種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答:提前做好預約,盡量避免現場長時間等待;穿寬松的衣服,便于接種;從官方渠道了解新冠疾病、新冠病毒疫苗的相關信息。
接種時,攜帶相關證件,做好個人防護,配合現場預防接種工作人員詢問,如實提供本人健康狀況和接種禁忌等信息。必要時,老年人要有親屬陪伴,避免摔倒等意外發(fā)生,接種后需在現場留觀30分鐘。
接種后,保持生活處于平穩(wěn)狀態(tài);個別受種者會出現發(fā)熱、乏力、頭疼、全身酸疼等一般反應,通常不需要特殊處置。如果受種者感覺到較重不適、持續(xù)時間較長,要盡快聯(lián)系接種單位,必要時及時就醫(yī)。
問:一些由于身體原因無法接種疫苗的老年群體,日常如何做好防護?
答:日常生活要嚴格落實防疫舉措。盡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場所、密閉的空間,減少與陌生人或外來人員的密切接觸。與陌生人接觸或去室內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戴好口罩。繼續(xù)保持手衛(wèi)生,包括勤洗手或手消毒,盡量不用手觸摸眼、鼻、口等部位。在做好保暖的情況下定時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與老年人接觸的家人或工作人員也要接種疫苗,尤其要做好個人防護。
記者 王任飛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loginbisaqq.com www.xjnnet.net,loginbisaqq.com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