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5月30日徐州訊(記者 張承辰 張揚)5月30日,2023年自然資源科技活動周主場活動暨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在徐州舉辦,此次大賽由自然資源部主辦,中國地質博物館(自然資源科普工作辦公室)、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徐州市人民政府、江蘇省地質學會等單位共同承辦,吸引了來自自然資源系統(tǒng)的31支參賽隊伍、36位決賽選手共同演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美麗故事。
講解大賽是進一步提升自然資源科普傳播能力,講好自然資源故事的一次生動實踐。據了解,本屆大賽是自然資源部主辦的第5屆自然資源科普講解大賽,來自27個。ㄊ、區(qū))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然資源局,山東省海洋局以及15個部屬單位,6家共建高校,共50家單位推薦的82位選手參加半決賽,最終36位進入決賽。今年參賽作品講解內容緊跟時事熱點和自然資源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采取現場評審和同步網絡直播的形式開展,以專家現場評審方式集中比賽,除現場講解外,還借助多媒體和實物道具等輔助手段豐富了舞臺和講解效果。
決賽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自然資源工作者圍繞巖石礦物、能源資源、實景三維、耕地保護、地質災害、海洋生態(tài)、衛(wèi)星遙感等主題生動立體、深入淺出地講述各具地域特色、領域特色的科學話題,傳遞生態(tài)文明理念,充分展現科普魅力,傳播自然聲音,讓公眾探索自然科學的無限樂趣,感受自然資源的科學魅力。
經過激烈的角逐,根據評委現場評分,徐州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桑雨昕、山東省煤田地質規(guī)劃勘察研究院(山東探礦博物館)萬大慶、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姜昕、淮安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朱家良獲得一等獎;陜西省地質調查院呂渡、徐州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王靜等10位選手獲得二等獎;湖南省地質院李鈺杰、山西地質博物館郭鈺等21位選手獲得三等獎。北京市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河北省自然資源廳、山西省自然資源廳、江蘇省自然資源廳等18家單位榮獲優(yōu)秀組織獎。
近年來,江蘇將科學普及作為加快自然資源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抓手,為了講好山水林田湖草海的“美麗故事”,江蘇在全省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自然資源科普工作者和科普講解員。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張國梁介紹,“我們將以此次科普講解大賽為契機,分層次、多維度、精準化地開展內容豐富多彩、公眾喜聞樂見的科普活動,積極營造濃郁的科普氛圍,引導廣大自然資源科技工作者弘揚科學家精神,推動科普活動向體系化、多樣化、規(guī)范化方向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羽化的周氏嚙小蜂能敏銳尋找出老熟幼蟲和美國白蛾蛹,并鉆進其蛹中產卵,幼蟲吸盡寄生蛹中的全部營養(yǎng),致其干癟死亡……”江蘇選手桑雨昕以《相生相克 以蟲治蟲》為題生動講述江蘇徐州“以蟲治蟲”的科技成果榮獲此次大賽第一名,“參賽最大的意義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眾講述自然科學知識,作為一名基層講解人員,要用讓大眾包括孩子們真正聽得懂的表達方式,幫助他們認識科學、了解自然!
選手王靜以《我家鄉(xiāng)的石頭》為題充分挖掘家鄉(xiāng)自然資源相關特色亮點所講述的呂梁石與礦山資源保護,通過講解的形式號召廣大自然資源愛好者、科普講解工作者保護自然資源,提高科普能力,“在‘資源’稀有上做一篇讓人民共享的大文章!
據了解,在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將聯合江蘇省科協舉辦自然資源主題科普大篷車全省行活動,集中向全省6輛科普大篷車配發(fā)自然資源科普主題展項資源包,深入全省市縣,進機關、進社區(qū)、進校園、進公園,以“展覽+閱讀+互動”等科普形式宣傳展示江蘇自然資源概況以及地質勘查、國土空間、海洋經濟、集約用地、生態(tài)修復等方面的自然資源科學知識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成果,進一步提升公眾自然資源科學素養(yǎng)。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loginbisaqq.com www.xjnnet.net,loginbisaqq.com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