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wǎng)7月5日徐州訊(中國江蘇網(wǎng)·新江蘇記者 彭頌珂 通訊員 張藝馨)60萬字的鴻篇巨制,歷時10余年采寫,首部以“運河支隊”為描寫對象的長篇小說……7月3日,著名作家、省社科聯(lián)黨組書記張新科攜新作《大河》做客第十三屆江蘇書展。在場的一百多位讀者和觀看網(wǎng)絡平臺直播的500多萬觀眾共同見證了《大河》新書首發(fā)。
記者了解到,運河支隊是著名“鐵道游擊隊”的兄弟部隊,抗日戰(zhàn)爭期間活躍在蘇魯邊界、運河兩岸,與鐵道游擊隊并肩作戰(zhàn),為抗日戰(zhàn)爭勝利建立了不朽功勛。長期以來,運河支隊的故事并沒有得到充分的文學書寫,所以沒有像鐵道游擊隊那樣家喻戶曉。為了彌補這一缺憾,張新科以60萬字的鴻篇巨制,將運河支隊塵封于歷史的崢嶸往事帶到現(xiàn)代讀者面前。
活動現(xiàn)場,張新科向讀者披露了自己創(chuàng)作《大河》的初心和歷程!爱斈暝谛熘莞咝9ぷ鲿r,曾因偶然的機會接觸到運河支隊的后人,他們告訴我,特別羨慕鐵道游擊隊的爺爺奶奶們,他們的故事家喻戶曉,而我們長輩的故事沒有人寫!睆埿驴粕钍芨袆,為運河支隊的默默無聞感到惋惜,并萌發(fā)了要挖掘這段英雄部隊革命故事的念頭。這之后的10余年里,他不間斷地拜訪運河支隊成員后人以收集第一手材料,多次實地走訪銅山、賈汪、柳泉、利國、邳州、睢寧、張山子、微山湖、黃邱山套等運河支隊戰(zhàn)斗過的地方,查詢收集了200多篇(部)記載運河支隊的書籍資料,在此基礎上寫就《大河》一書,讓運河支隊的英雄往事重歸大眾視野,同時告慰了長眠地下的運河支隊英靈。
“作為運河支隊的后代,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部關于運河支隊的文學作品,能像電影‘鐵道游擊隊’那樣廣為人知。”位于徐州市賈汪區(qū)江莊鎮(zhèn)臥龍泉軍旅小鎮(zhèn)的運河支隊抗日紀念館館長胡軍英慕名來到第六屆淮海書展暨第十三屆江蘇書展蘇州分展場,難掩內(nèi)心的激動!敖裉欤跁沟闹行奈枧_上,終于向世界發(fā)出了運河支隊的聲音。我非常激動!感謝張新科老師完成了我們的心愿!焙娪⒄f。
活動中,中共賈汪區(qū)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丁思英首先感謝作家張新科對運河支隊、對賈汪和徐州、對蘇魯邊界革命老區(qū)的關注。丁思英向讀者介紹了賈汪作為紅色之城的悠久歷史,而運河支隊正是賈汪紅色歷史的優(yōu)秀代表!斑\河支隊在賈汪家喻戶曉,但沒有人把它寫成長篇巨著,張新科寫出來了,感謝他重新挖掘了這段令人難忘、蕩氣回腸的歷史!倍∷加⒈硎荆\河支隊在蘇魯邊界革命斗爭史中具有重要意義,而張新科以十余年的調(diào)查,讓運河支隊的事跡走出賈汪,讓運河支隊的革命遺志為更多人所繼承。
作為一名以小說筆法展示革命題材文學作品的作家,張新科對江蘇大地上的紅色文化熟稔于心,從2010年開始,他實地調(diào)查走訪國內(nèi)外革命歷史遺跡,以發(fā)生在中國大地上的紅色故事為原型,寫成了《遠東來信》《蒼茫大地》《鎩羽》《山河傳》《鏖戰(zhàn)》《渡江》《江山》等十多部長篇小說,被譽為“當代重大革命和諜戰(zhàn)題材創(chuàng)作領軍人物”,先后獲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江蘇省和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等重磅獎項。
此次,張新科以“山河小說”這一類型,實現(xiàn)了紅色經(jīng)典的再造。“寫作《大河》,對于滾滾向前的歷史過程而言,希望能夠解答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精神密碼;對于運河支隊和鐵道游擊隊而言,彌補了運河支隊曾‘缺席’于歷史記憶的一個遺憾;對于大運河文化而言,小說揭示了大運河精神蘊含的紅色血脈!睆埿驴普f。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wǎng):loginbisaqq.com www.xjnnet.net,loginbisaqq.com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