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 最近,“原來天堂傘可以免費維修”的話題引發(fā)網友關注。對此,維修店回應稱,無論多久,只要有配件就可以修,修到沒配件為止。外地消費者還可以寄修,無法維修的傘,還能以舊換新。
長期以來,生活中雨傘等商品出現問題時,很多消費者認為“修不如換”。這并不是消費者有意浪費,而是存在維修困難等現實問題。許多家用物品,尤其是小物件,修理起來“不劃算”,有的修理渠道有限、耗時長,有的維修質量難保證……這些原因導致部分日用品提前被結束“使命”,未能物盡其用,消費者還需另掏腰包。
小修小補雖是日常需求,但其利潤微薄且市場容量有限,對企業(yè)來說不利于拉動銷量、帶動營收,因此,從經濟回報角度看,在售后服務上投入過多成本和服務可能“劃不來”,這也是很多企業(yè)在售后服務上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不過,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yè)產品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售后服務成為爭取消費者青睞的重要因素。在新的市場格局下,一些“百年老店”的生存空間日益收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不少企業(yè)同質化嚴重,沒有在售后服務上實現有效提升。
企業(yè)應意識到,做好售后服務是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往往能夠提升企業(yè)產品和品牌美譽度。就拿雨具行業(yè)來說,由于其門檻較低、科技含量低,產品同質化嚴重,企業(yè)很難在產品品質上建立顯著優(yōu)勢,但天堂傘通過周到細致的修理服務而贏得消費者關注,為人所津津樂道,這種重視售后、重視服務的舉措,讓消費者在發(fā)出“原來真的可以修”感嘆的同時,增強了品牌的美譽度,無形中省去了一筆廣告費。
最近,有關部門提出“讓修鞋、配鑰匙等‘小修小補’規(guī)范有序回歸百姓生活”,引發(fā)輿論關注和好評。這也側面反映公眾對“小修小補”這一日常“剛需”的渴求。其實,讓“小修小補”回歸百姓生活,不僅要依靠街頭巷尾的小商小販,還要依靠廣大企業(yè)提升售后服務。眾多經營主體應努力做好為民服務的“后半篇文章”,才能在更好服務和惠及民生的同時,幫助自己樹立品牌形象,這也是包括天堂傘在內的“國貨之光”繼續(xù)閃耀市場的商業(yè)秘籍。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loginbisaqq.com www.xjnnet.net,loginbisaqq.com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