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0月18日徐州訊 金秋十月,又是一年豐收季。放眼望去,稻田一片金黃,微風吹來,稻谷清香四溢。稻田里,到處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徐州市泉山區(qū)柳新鎮(zhèn)4.4萬畝水稻收割在即。在大片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壓彎枝頭,稻穗密實、谷粒金黃,收割機正在田間忙碌作業(yè),割稻、脫粒、裝車一氣呵成。
在柳新村種植戶朱永生的水稻田里,幾輛收割機正轟鳴作響,金黃色的稻谷被卷入收割機“腹”中進行脫粒,不一會兒,一股股稻粒從出糧口傾瀉而下,裝上運輸車輛,現(xiàn)場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粗b載滿倉的糧食,朱永生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今年雨水充足,水稻長勢好,是個豐收年,稻谷每畝能達到1200斤左右。這幾年都是機械化種植收割,效率高還省事!
在現(xiàn)場組織收割的村工作人員姜山忙得不亦樂乎,“趁著這幾天天氣好,村里搶抓時間確保顆粒歸倉,今天我們一共安排了6臺收割機進行同時作業(yè),預計能收割300畝左右。”
現(xiàn)階段,水稻陸續(xù)成熟,進入收獲期。為確保豐收糧食顆粒歸倉,鎮(zhèn)里制定了科學的收割計劃,根據(jù)成熟度進行分批次收割工作,科學調度農用機械,做好應急預案,確保集中收割力量充足、應對極端天氣及時高效。據(jù)柳新鎮(zhèn)經發(fā)局工作人員表示,柳新鎮(zhèn)機械化種植水平達到95%以上,現(xiàn)有收割機70余臺,一定程度上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分批次收割能有效緩解集中收獲機械力量不足的問題,同時在收割前對農機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和維修,確保不誤農時,為實現(xiàn)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提供堅實保障。
近年來,柳新鎮(zhèn)緊抓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按照“大戶示范+有序推廣”思路,將現(xiàn)有土地流轉給種糧大戶進行規(guī)范化種植,以點帶面、以面連片,不斷推動糧食種植規(guī);、集約化、標準化,加大惠農政策宣傳,積極開展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推廣活動,大力鼓勵和支持秸稈能源化、飼料化、肥料化等多種形式利用,引導和鼓勵農戶科學種植,算好“經濟賬”,念活“致富經”,守好群眾的“糧袋子”,帶領群眾走上致富增收的快車道,推動鄉(xiāng)村振興實現(xiàn)新突破。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loginbisaqq.com www.xjnnet.net,loginbisaqq.com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