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保護過他們的國際友人,這座城市從未停止感恩”》后續(xù)
更多國際友人關注南京大屠殺歷史
新江蘇客戶端·中國江蘇網訊 “里格斯后人林奎在金陵的這段尋訪,讓我對他曾外祖父里格斯1937年為救助中國難民所作的貢獻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有一天能與他當面交流!钡谑畟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本報推出《“對保護過他們的國際友人,這座城市從未停止感恩”》報道后,當年救助過中國難民的國際友人約翰馬吉的孫子克里斯馬吉在JiangsuNow優(yōu)兔平臺寫下上述留言。
不僅僅是克里斯馬吉,法國著名畫家帕赫、美國圣母大學老師等網友也紛紛留言,林奎的許多朋友則向他詢問更多關于他曾外祖父里格斯的故事。林奎告訴記者,他每周會和一些中國朋友踢足球,不久前的一場比賽后,他們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進行了一次深入交流!澳暇┍镜氐呐笥阎v了他們跟這段歷史有關的故事,給我?guī)砗艽笳鸷常屛铱吹竭@段歷史還在影響著他們。中國朋友還談起他們對美國的印象,我也談論了對中國的印象,這種深入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也增進了我們對兩國的了解!
林奎的美國朋友得知他現(xiàn)在讀書的校園是他曾外祖父當年任教和保護南京難民的地方時,感嘆他和南京有著特別的緣分。而林奎這一特別的經歷,也吸引他的美國朋友開始了解1937年的那段歷史。
報道推出后,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聯(lián)系記者,希望能邀請林奎和家人今年來參觀紀念館。記者向林奎轉達邀約后,林奎表示感謝。他說,父母一定愿意,姨祖母應該是最想回南京看看的,但她94歲了,行動不便。他的表姐是藝術家,也愿意來南京了解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她還創(chuàng)作了一個以里格斯妻子格蕾絲為主題的藝術作品。
林奎介紹,曾外祖母格蕾絲曾寫下一本回憶錄,詳細介紹了她在南京生活的經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前夕,格蕾絲回到美國。留守南京的里格斯1938年1月寫信告訴妻子他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的經歷,讓即使是在美國的格蕾絲也感受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恐怖。“這本回憶錄在我們家已經存放很長時間了,近日,我收到姨祖母發(fā)來的回憶錄電子版,我打算將回憶錄發(fā)給研究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學者,為他們深入研究南京大屠殺史實作貢獻!绷挚硎,他的家人很愿意為南京大屠殺史實的研究和傳播作貢獻,將會搜集曾外祖父里格斯的相關資料文物,如果搜集到,今年會捐贈給紀念館。
記憶從未褪色 歷史仍有回響
第十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本報推出報道《“對保護過他們的國際友人,這座城市從未停止感恩”》,該報道在海內外大范圍傳播,不同國籍的人們走進這段浸滿血淚的歲月,成為歷史的守護者、和平的播種者。
歷史不因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反而在一次次記憶喚醒中愈發(fā)明亮。美國青年林奎對其曾外祖父里格斯的尋訪,加深了他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歷史的了解,讓他感受到這段黑暗歷史里孩童的恐懼、婦女的泣血、老人的絕望……“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諼,祈愿和平”,每一次凝望歷史,歷史也在凝望我們!扒笆虏煌笫轮畮煛,守護不能忘卻的記憶,捍衛(wèi)不容否認的真相,只有一代一代把記憶傳承下去,做歷史記憶的守護者、傳承人,才能不斷推動這段歷史記憶成為世界記憶。
這是共筑和平的美好愿景。和平之愿,離不開以史為鑒的歷史自覺。銘記苦難歷史,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是中國人民從近代以來遭受的屈辱和血淚中得出的深刻結論。只有親歷過戰(zhàn)爭的苦痛,才深知和平的寶貴,更要對任何否認和美化侵略歷史的言行保持高度警惕和堅決反對。讓孩童不再驚恐,讓母親不再泣嘆;把屠刀化鑄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鑒;讓戰(zhàn)爭遠離人類,讓和平灑滿人間。在共筑和平的美好愿景下,近年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海外參觀者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寫下和平的心聲,當年救助過中國難民的國際友人后代創(chuàng)作了歌曲《感同身受》,南京大屠殺史實國際巡展使海外觀眾看到了浴火重生的新南京!丁皩ΡWo過他們的國際友人,這座城市從未停止感恩”》報道推出后,海內外網友留言里提到最多的詞匯也是“和平”,中外人士認識到“和平而不是戰(zhàn)爭,合作而不是對抗,才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永恒主題”。
記憶從未褪色,歷史仍有回響。以史為鑒,攜手建設國際和平大家庭,才能不斷開創(chuàng)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loginbisaqq.com www.xjnnet.net,loginbisaqq.com歡迎您!>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