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州的文廟內,有一塊平凡無奇的石頭。相傳,東漢末年,蘇州人陸績出任郁州(今廣西玉林)太守,為人正直,為官清廉,深得當?shù)匕傩辗Q道。待到郁州任滿,他卸任回歸故里時,除簡單行裝和數(shù)箱書籍外,竟然沒有東西可帶,以至于舟船過輕不勝風浪,難以入航。迫不得已,陸績只好讓人搬取一塊石頭壓陣于船,這才得以啟航。后來,有人把這塊石頭留了下來,取名“廉石”,意在緬懷其廉潔,并昭示后人。
船上有“廉石”,可以穩(wěn)定船身、乘風破浪;心中有“廉石”,則可心靜明廉、激濁揚清。今天,重讀“廉石”的傳奇故事,仍能獲得不少警示和啟發(fā)。當前,各地相繼開展警示教育,這既是黨紀學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性工作。開展警示教育,關鍵是受到警示、得到教育,練就拒腐防變的真本領。真本領從哪里來?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心中始終懷有這樣一塊“廉石”,以清正廉潔“壓艙”,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在思想上修煉、約束、塑造自我。
梳理近年來查處的一系列違紀違法案件,很多黨員干部都是在誘惑、“圍獵”面前失去了定力、迷失了方向,最終一步步走上不歸路。有的年輕干部“前腳剛踏上仕途,后腳就步入歧途”;有的剛踏上領導崗位時還能如履薄冰,但隨著職位漸高、權力增大,逐漸誤入歧途、丟掉宗旨,這樣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這警示我們,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才能走得穩(wěn)、行得正,真正抵御狂風驟雨、驚濤駭浪的侵襲。
心定則有恒,志堅方能不惑。為政以德、以德修身是中國古代德治思想的重要內容。宋人張之才“去時猶似到時貧”,明人況鐘“不帶江南一寸棉”,清人葉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歷史上,很多為官者正是以“廉石”壓艙,清名留史。對共產(chǎn)黨人來說,清正廉潔是必備的品德,是保持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基本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要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定力。增強政治定力,就是要求黨員干部要時刻堅守紀律的底線,在外界誘惑面前不動心,做到理想信念不動搖、政治方向不偏移、本色初心不遺失。
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當前,不少黨員干部在工作生活中還會面對各種利益誘惑的干擾、侵蝕,一些小事小節(jié)也可能成為放松自我、“觸雷越線”的開始。如何夯實清正廉潔的“壓艙石”?關鍵是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結合黨紀學習教育,廣大黨員干部要在學懂弄通上下功夫,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讓廉潔自律成為始終不變的人生追求和干事準則,真正壓穩(wěn)心中的“廉石”,不懼風浪,正道直行。
魏曉敏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wǎng):loginbisaqq.com www.xjnnet.net,loginbisaqq.com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