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拖輪就是要抵上去,抵實了,才能確保引航員安全。”9月15日17時左右,連云港港口外錨地2號登離船點附近,帶班駕駛員屈軍毫操控著“東方18號”拖輪,緊緊地跟著8萬噸巨輪“臺友”號。這是中秋小長假的第一天,臺風“貝碧嘉”外圍已影響到連云港,港口積壓了部分船舶,迫切需要利用風浪較小的窗口期引領出港。當天值班的連云港引航站副站長李庚告訴記者,平常接送引航員上下船,都是專門的引航交通艇,這幾天風浪太大,特意調(diào)用港口拖輪充任交通船,以確保引航員安全。
船外白浪翻滾,拖輪基本平穩(wěn)。記者在駕駛室翻閱“東方18號”拖輪的《航海日志》發(fā)現(xiàn),從1時10分備車,接29泊位的引航員下船,到記者跟隨采訪的這趟,拖輪當天已經(jīng)是第4趟出海。屈軍毫說,這趟是16時10分出海,大約18時回港。
17時15分左右,拖輪利用“臺友”號巨輪擋住風浪形成的寧靜“港灣”,“吱呀吱呀”地擠壓著黑色膠皮護舷,穩(wěn)穩(wěn)地抵在磚紅色的巨輪下。兩條船上的船員互相配合,迅速調(diào)整軟梯,身著白色引航服的一級引航員周緒春背著電腦包在巨輪舷梯旁等候。船體巨大,記者從拖輪上望去,巨輪上的人身形很小。“好了,可以了!”隨著船員一聲招呼,周緒春從舷梯攀上軟梯,一步一步朝下走,用了18秒時間,來到拖輪上。這短短18秒,吸引了兩條船上的人凝神屏息地注視,這是引航員這個職業(yè)中最危險的時間點,考驗著港口運轉(zhuǎn)的安全保障水平。
回到“東方18號”拖輪駕駛艙,周緒春告訴記者,國際通行的航運規(guī)則是,港口對外籍船舶實行強制引航,這是國家主權的象征,因此引航員被稱為“水上國門形象第一人”。引航員登上外輪,原有的船長休息,船舶駕駛完全由引航員負責,引航員成為臨時船長。開船并不特殊,引航員工作中最特殊的地方,就是要通過軟梯(也有通過直升機)上下船,國內(nèi)外都有引航員意外落水的案例,因此是世界公認的最危險職業(yè)之一。
18時20分左右,“東方18號”拖輪回到連云港港口,周緒春又將趕往下一站:“33泊位有條3000噸級的小船,預計夜間臺風影響加大就出不了港了,按照引航站調(diào)度,我現(xiàn)在去開船!庇浾邌枺骸澳峭盹堅诖铣?”“小船,不用開到深水水域,估計1小時就能回碼頭,我回家吃!薄澳悄阈量嗔恕!薄安恍量,臺風影響,船舶滯留在港口影響船東成本,我們利用風浪不太大的時段,多引一條是一條,也是服務港口運轉(zhuǎn)!”周緒春平靜地說。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