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尾炎是世界范圍內的常見病,急性闌尾炎是常見的外科急腹癥之一,癥狀包括腹痛、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典型的體征是右下腹麥氏點(闌尾區(qū))的壓痛,大多不難診斷。慢性闌尾炎常常引起腹痛,胃腸道癥狀有時較輕微,容易被忽視或混淆。
半年前,51歲的李先生(化名)因反復腹痛在當?shù)蒯t(yī)院多次就診,做了兩次胃鏡,經各種藥物治療后癥狀沒有任何改善,于是來杭到浙江醫(yī)院消化內科、內鏡中心主任馮玉良主任醫(yī)師處就診。
經查體發(fā)現(xiàn),李先生有右下腹麥氏點(闌尾區(qū))壓痛明顯,腹部CT發(fā)現(xiàn)闌尾腔內糞石?紤]他的腹痛為闌尾糞石、慢性闌尾炎所致,馮玉良團隊為其實施了無痛腸鏡下可視化內鏡逆行闌尾治療術(V-ERAT)。
闌尾鏡下發(fā)現(xiàn),闌尾粘膜充血,內見多枚結石,鏡下網兜取出結石,充分沖洗干凈闌尾腔后,在腸鏡退鏡過程中又發(fā)現(xiàn)一顆直徑約1cm的息肉,“順便”切除了結腸息肉。術后李先生恢復良好,腹痛完全消失,次日順利出院,之后隨訪也未再有腹痛發(fā)作。
馮玉良介紹,闌尾位于盲腸,是一條末端為“死胡同”的狹長管道。一生中發(fā)生闌尾炎的概率為7%-8%。那么,一旦闌尾發(fā)炎,就一定要切掉嗎?近年來,不少研究揭示闌尾并不是“無用的器官”,它具有免疫、分泌、維穩(wěn)、自體移植的儲備等功能。
闌尾糞石是闌尾炎的一種常見誘因,它通常由于闌尾腔內糞石積聚導致,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飲食習慣不良、腸道蠕動減緩、闌尾腔狹窄、腸道細菌感染等。
闌尾糞石形成后,可能導致患者慢性闌尾炎反復發(fā)作,也可能形成膿腫與周圍腸壁及腹腔黏連。以往,除了對癥的保守治療外,大多采取外科手術切除方式進行治療。如今,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和微創(chuàng)理念的發(fā)展,可視化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V-ERAT)已經比較成熟。V-ERAT是一種內鏡下的微創(chuàng)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無疤痕和保留闌尾功能等優(yōu)點。同時退出腸鏡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腸道息肉可一并切除,可謂“一舉兩得”。
還有不少人好奇,小時候剛吃完飯出去和小朋友玩,家長總會提醒一句:“吃完就跑,小心得闌尾炎!”闌尾炎真的會飯后“跑”出來嗎?
對此,浙江醫(yī)院消化內科程啟閏醫(yī)師辟謠,闌尾炎與餐后運動并沒有直接關系。餐后運動導致肚子不舒服,是因為胃腸道消化食物需要大量血液供給,而運動時血液分配到四肢肌肉,導致胃腸道血供不足,引起消化不良。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