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國風光,萬里雪飄。廣袤的冰原之上,“蒙電送蘇”重點推進項目——蘇能(錫林郭勒)發(fā)電公司烏拉蓋2×1000MW褐煤發(fā)電項目已成規(guī)模,兩座巨型冷凝塔昂然矗立,廠區(qū)建筑連綿成勢,航拍鏡頭下,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
“杳無人煙,蒼涼蕭瑟,寒冷刺骨!边@是三年多前,蘇能(錫)電發(fā)電公司工程部土建專業(yè)首席工程師曹恒剛踏入這片土地時的第一感受。那時這里還是一片荒蕪邊際、人跡罕至的“生命禁區(qū)”,抬頭是一望無際的積雪,腳下是常年冰封的凍土,耳邊是呼嘯而過的刺骨寒風,日常物資都要從100公里外的霍林河進行采購。
曹恒來到這里拍的第一張照片,是一面印有“蘇蒙錫電”的小紅旗在一片茫茫的白雪中飄揚,如同星星之火點亮了整片冰原。
“這些地標旗是我們親手‘鑿’進去的。”冰封的凍土層十分堅硬,每插一面地標旗都要先用力把鋼筋鑿進地表,再抽出鋼筋,把紅旗插進深洞。
為了盡快明晰廠區(qū)邊界,為下一步設計、施工提供科學詳實的數(shù)據(jù)材料,曹恒和同事白天“鑿”地標旗做記號,測量勘探建筑場地總平面圖,晚上挑燈夜戰(zhàn),規(guī)劃施工區(qū)域。
從設計圖紙到施工建設,越來越多徐礦人義無反顧地走進這片“生命禁區(qū)”。建設初期,現(xiàn)場只有唯一一棟四處透風的二層廢棄廠房,卻是他們在冰海雪原里唯一的庇護所。廠房里唯一的電器是一臺微波爐,用來供大家加熱早上帶到現(xiàn)場卻早已變成一塊冰磚的盒飯。
建設全國首臺百萬千瓦褐煤發(fā)電機組項目,面臨的困難就像大草原的風雪一樣連綿不絕。懷揣著為服務能源保障開疆拓土的雄心壯志,徐礦人用凡人之軀抵御零下四十攝氏度的刺骨寒冷,在常年浴雪奮戰(zhàn)中練就了一身“鋼筋鐵骨”。
在脫硫塔吊裝期間,為保證吊裝質量和安全,從當天下午5點鐘吊車進場,到次日凌晨4點吊裝完畢,公司管理人員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的寒夜一直堅守在現(xiàn)場;在煤場進倉棧橋吊裝期間,土建主任工程師武勝負責護送600噸起吊車車隊,在茫茫大雪中艱難行進、日夜兼程,400多公里的路走了整整兩天,為吊裝作業(yè)爭取了時間……目前,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約56%,安裝工作已全面展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風雪中。黃海之濱,射陽港百萬千瓦燃煤發(fā)電機組工程項目剛剛戰(zhàn)勝了另一場凜冽的“風雪”:先后克服了疫情造成的工期緊張、設備材料短缺等困難,經歷鍋爐吹管、冷態(tài)沖洗全套啟動等階段,最終順利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并成功投運,為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能源支撐。
“項目建設跨越整個疫情期,為施工順利完成帶來了巨大壓力!被叵肫疬@場“風雪”的兇猛,工程管理部部長甄亭頗為感慨:“項目建設的步伐不能停,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職工主動留守,平時兩人用的值班室成了十幾個人的臨時宿舍,椅子拼成床,沒有被子蓋,大家就把工作服搭在身上!
在非常時期跑出非凡速度,復工復產后,公司立即組成攻堅組奔赴上海、青島、常州協(xié)調設備發(fā)貨,依據(jù)現(xiàn)有設備材料和工程建設實際重排工期,鍋爐、汽機等工程建設主線與化學水、補水等工程建設副線火力全開,全公司全員堅守在廠、吃住在崗,硬是搶回了被耽誤兩個月的工期。
進入滿負荷試運行準備沖刺階段,射陽港當?shù)赜瓉怼皵嘌率健苯禍,甄亭和同事們敏銳察覺到,來自法國進口的熱控配件有可能出現(xiàn)“水土不服”,從而造成機械強制制動的風險。于是對全廠200多個熱控配件進行“地毯式”排查,及時更換了問題配件,最終保障了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順利開展。
“風雪”無情,卻是奮斗的見證,徐礦人挺起鋼鐵脊梁,以堅如磐石的信念堅守創(chuàng)業(yè),在服務國家能源戰(zhàn)略和江蘇發(fā)展大局中唱響前進凱歌。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wǎng):loginbisaqq.com www.xjnnet.net,loginbisaqq.com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