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線路72.87公里,新增變電容量102.6萬千伏安……昨天(6月29日),隨著220千伏虎丘變電站3號主變擴建工程順利送電投運,國網蘇州供電公司2024年度的8項迎峰度夏工程全部投運!
8大工程帶來哪些“清涼”守護?會對今年蘇州迎峰度夏有何影響?一起來了解一下!
供電能力增加50%
金閶新城再添“電管家”
6月28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金閶新城的220千伏虎丘變電站,此時這里正在進行主變的5次沖擊核相,以及帶負荷的測試工作。而隨著主變擴建工程順利通過測試并送電投運,金閶新城區(qū)域的電網負載能力將得到有力的提升。
“變電站原有2臺180兆伏安主變,在去年時負載率達到了69%,并且有穩(wěn)步上升的趨勢,對于周邊的居民用電、企業(yè)用電等都造成了一定的挑戰(zhàn)。”
國網蘇州供電公司項目管理中心項目經理花佳耀向記者介紹,考慮到未來的用電壓力緊張問題,所以蘇州供電公司提前規(guī)劃布局了這項工程建設,以此保障區(qū)域電網穩(wěn)定,迎接今夏的用電高峰挑戰(zhàn)。
據悉,220千伏虎丘變電站位于蘇州金閶新城,主要向蘇州金閶新城供電。
國網蘇州供電公司自2023年11月啟動虎丘變3號主變擴建工程建設工作,在原有的2臺主變壓器的基礎上新建1臺180兆伏安主變壓器,供電能力增加了50%。
同時,此次工程建設在設備安裝階段,就安排了調試人員介入,并結合220千伏 GIS間隔擴建工程的停電計劃,提前完成了本期新擴3號主變220千伏側的測控回路驗證工作,有效保障虎丘擴建工程6月投運。
全力為“蘇”發(fā)電
筑牢迎峰度夏“生命線”
截至目前,國網蘇州供電公司今年8項主電網迎峰度夏工程已全部投運,累計為蘇州主電網新增變電容量102.6萬千伏安,新建線路72.87公里。
國網蘇州供電公司建設部副主任高琦表示:“今年完成的8項迎峰度夏工程分布在吳江、園區(qū)、新區(qū)等負荷增長較快的區(qū)域,有的是為了滿足板塊用電接入需求的變電站新建和擴容工程,有的是為了增強電網輸送能力,提高網架可靠性的線路工程,以及新建發(fā)電廠的接入工程。”
入夏以來,蘇城面對“暴力梅”、“高溫天”的雙重夾擊,電力負荷節(jié)節(jié)攀升,這也不斷考驗著城市電網的供電能力。
隨著全市主電網迎峰度夏工程的全面投運,全力以赴的蘇州,趕在“峰”值到來前,筑牢了電力保供的“生命線”,也為優(yōu)化電力系統(tǒng)結構提供了有力支撐,守住蘇州人身邊穩(wěn)穩(wěn)的“清涼”。
據介紹,下半年,國網蘇州供電公司還將計劃投產20項主網輸變電工程,進一步優(yōu)化昆山、吳中、吳江等區(qū)域的網架結構,持續(xù)提升電網保供能力。
迎峰度夏工程
蘇州勝浦220千伏輸變電工程
220千伏雙厙變電站新建工程位于園區(qū)界浦路附近,本次新建1臺容量為24萬千伏安的主變壓器,6回220千伏出線及10回110千伏出線。
建設期間,蘇州供電公司積極在220千伏雙厙變探索全數字化設計管控新模式,省內首次實現了“智能變電站二次系統(tǒng)源端全數字化設計管控技術”在220千伏新建工程中的試點應用。
作為一座智能變電站,雙厙變采用了設備加載“一鍵順控”和二次系統(tǒng)數字化設計技術,實現站內通信平臺網絡化、信息共享標準化、系統(tǒng)功能集成化、結構設計緊湊化、高壓設備智能化和運行狀態(tài)可視化,自動完成信息采集、測量、控制、保護、計量和檢測等基本功能,實現與相鄰變電站、電網調度等數據共享及智能互動。
雙厙變投運正值春檢重要時期,蘇州供電公司通過“找茬式標準化驗收”,從源頭確保設備缺陷管控及銷號處理,確保工程“零缺陷”投運。
蘇州吳江~盛澤220千伏線路雙π入莊田工程
500千伏吳江變電站位于蘇州市吳江區(qū)八坼街道農創(chuàng)村,是吳江地區(qū)的供電核心。
本次工程自1月20日開始,于2月5日結束。作業(yè)人員需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吳江變站內220千伏兩個線路間隔的線路刀閘更換、相關保護調整、設備驗收以及線路參數測試等工作,工作量大,作業(yè)風險高。
此時恰逢500千伏吳江變所在地區(qū)連續(xù)降溫降雨,施工質量保障與現場安全管控難度進一步提高,調試驗收和啟動時間被一定程度壓縮。
蘇州汾湖220千伏輸變電工程
汾湖(蘆墟)輸變電工程新增變電容量48萬千伏安,線路20公里,有效提高吳江東部區(qū)域的供電可靠性。工程投運后還將與220千伏莊田變共同為滬蘇湖吳江南牽引站提供穩(wěn)定的“雙路電源”,保障滬蘇湖鐵路的順利調試和如期投運,完善區(qū)域路網布局,有效緩解滬寧、滬杭鐵路通道運輸壓力,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fā)展。
該工程建設中,蘇州供電公司首次采用可視化智能牽張放線工法開展作業(yè)。對比傳統(tǒng)的牽張放線工法存在需要人力多、信息獲取不連續(xù)不及時等弊端,可視化智能牽張放線工法增加了牽張設備集控、可視化監(jiān)控、智能化控制等功能,實現牽張機數字化、智能化控制和牽張場數據互通,極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放線工作提效近20%。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loginbisaqq.com www.xjnnet.net,loginbisaqq.com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