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保護和利用文物,推動文物與旅游深度融合發(fā)展,日前,在山東泰安舉辦的國際古跡遺址日主場活動上,國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發(fā)布推介了2024年度優(yōu)秀文物主題游徑。三部門從收到的29省122個申報項目(含67項區(qū)域性、55項縣域游徑)中遴選出31項優(yōu)秀案例(含10個十佳),涵蓋紅色文化、工業(yè)遺產等多元主題,旨在總結創(chuàng)新模式,推動文化遺產活化利用。由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申報的“江南水鄉(xiāng)·斗米尺布”文物主題游徑入選十佳案例,其中,蘇州共有19個點位入選年度優(yōu)秀文物主題游徑。
一處遺址,一間老義莊,一組建筑群……這些地標,往往記錄著城市鄉(xiāng)村千百年的滄桑變幻。文物主題游徑是以不可移動文物為主干,以特定主題為主線,有機關聯(lián)、串珠成鏈,集中展示專題歷史文化的文化遺產旅游線路。
“江南水鄉(xiāng)·斗米尺布”文物主題游徑。蘇州市文廣旅局供圖
江南地區(qū)的環(huán)太湖流域,分布有大量與耕織傳統(tǒng)高度關聯(lián)的歷史文化資源,塑造了具有在地傳統(tǒng)的生產、治理、文化體系,也是丈量人民生活的“最小刻度”。“江南水鄉(xiāng)·斗米尺布”包含62處文物遺存,以“三大板塊,六大故事,多重舉措”的體系整合,串珠成鏈,“因物成徑”,為集中展示米布江南文化群像的文物主題游徑,呈現(xiàn)了一副盛世華章下“日用而不覺”的“千里江山圖”。
在“歷史”板塊,該游徑以“蘇湖一熟天下足”為主題,講述了“一粒稻米的歷史行旅”。文物點包括草鞋山遺址、葉圣陶墓及執(zhí)教處舊址等;以“繡云織霞機杼聲”為主題,講述了“太湖南畔的千年綢都”故事,文物點包括師儉堂、江豐農工銀行舊址、絲業(yè)公學舊址以及先蠶祠等。
千百年來,江南孕育了許多杰出人才,名士精神為江南文旅提供了充實的人文資源。在“人物”板塊,該游徑以“晴耕雨讀修文業(yè)”為主題,講述了“士大夫的物質與精神”故事,文物點包括蘇州文廟、蘇州織造署舊址、太湖水利同知署舊址、耕樂堂等;以“貽谷高義傳千秋”為主題,講述了“米布間的德善教化”故事,文物點包括范氏義莊舊址等。
蘇州文廟。蘇報融媒記者 朱執(zhí)競/攝
此外,江南地區(qū)同樣經歷了激情燃燒的歲月,見證了幾代人實業(yè)救國興國的夢想、備嘗艱險又堅韌不拔的歷程。在“事件”板塊,該游徑以“農桑錫紡工商興”為主題,講述了“近代工商業(yè)飛速崛起”的故事;以“春雷陣陣滿地紅”為主題,講述了“為人民而建設的江南”故事。
據(jù)悉,“江南水鄉(xiāng)·斗米尺布”文物主題游徑蘇州入選文物點將圍繞“5·18國際博物館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重要節(jié)點,推出一系列主題活動。
葉圣陶紀念館將舉辦書香市集、手工書簽DIY制作、游園集章打卡、參觀學習等系列活動,并在線上開展“追憶先賢事跡”主題網絡課程,利用成長蘇州平臺面向全市范圍宣傳,鼓勵青少年樹立遠大理想信念,讓葉圣陶精神不斷傳承。草鞋山考古遺址公園將舉辦草鞋山文化大講堂、博物館里的大思政課、AR數(shù)字游園、考古研學等系列主題活動,線上開設《器說文明》品牌專欄,讓考古走向公眾。震澤絲業(yè)公學舊址將推出桑蠶文化主題大講壇,讓參與者沉浸于一場與千年蠶桑與技藝傳承的雅致對話,同時還將攜手太湖雪蠶桑文化園推出春日研學系列活動,帶領學生們探尋非遺之美與傳統(tǒng)文化韻味。(記者 朱執(zhí)競 通訊員 蘇文軒/文)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