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于2016年開始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簡稱長護險),將長期處于失能狀態(tài)的參保人群納入保障對象,重點保障重度失能人員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yī)療護理等所需費用。
兩年多前,我市被納入全國試點城市,在全市范圍推行長期護理保險政策,護理員隊伍也隨之迅速擴大。而目前,護理員隊伍中男護理員較少。近日,在金壇區(qū),記者和幾位男護理員深入溝通,了解了他們的故事。
馮榮軍:“我把老人當長輩。”
“感謝政府提供的就業(yè)崗位,我又找到了力所能及的工作。”說這話時,馮榮軍滿懷誠意。他今年51歲,從事長護險護理工作整整兩年。他原先是裝卸工,左手在吊卸事故中受傷,治療后康復,但不宜再做重體力活。
長護險服務對象,多因年老、疾病、傷殘而導致失能,經(jīng)評估分中度和重度,中度的每月上門生活照護5次,重度的9次,每次照護2小時。馮榮軍非常珍惜這個工作機會。
“重度護理對象,大多長期癱瘓在床,助浴、壓瘡預防時需要抱起來,沒有一點力氣不行,這就是我們男護理員的優(yōu)勢。”馮榮軍說,有些老人開始不習慣外人介入他們的生活,但他始終把老人當長輩看,隔閡也就慢慢消除了。
家住儒林鎮(zhèn)五葉村的袁金福81歲,只能平躺,一旦仰身血壓就會陡降而導致昏迷。馮榮軍每次預約上門服務,既小心又貼心。今年年初,袁金福老伴到常州手術住院一個多月,都是馮榮軍天天上門,為在家的袁金福老人做飯、洗衣。這讓老人的子女也很感動,說有了馮榮軍無微不至的照料,他們才能安心在外工作。
向云君:“需要我做些什么?”
“做護理工作,要充分尊重護理對象,并以他們?yōu)橹行,這樣就好相處得多。”這是向云君近兩年來的最大體會。
向云君今年59歲,在外做過10年木工,回來后在儒林街上開了20年建材店。后來考了護理證,到金壇人民醫(yī)院做了4年護工,照料術后病人,積累了一定的護理經(jīng)驗。
經(jīng)人介紹,向云君重新考得長護險護理員證,定期參加醫(yī)保、民政及四世同堂等組織的護理員培訓,從此在家門口就業(yè)。他現(xiàn)在居家上門服務12名失能對象,其中中度5人、重度7人,以男性為主。
“起初上門時,他們大多有抵觸情緒。”向云君說,被服務對象長期癱瘓在床,心情郁悶,但只要耐心溝通,就會慢慢被接納。“不是我來想干什么,而是您需要我做些什么。”
儒林鎮(zhèn)柚山村有位88歲的史奶奶是失能老人,第一次見到上門的向云君,她90多歲的老伴當即說:“怎么是男的?男的會干什么?我們不需要!”向云君沒有與老人爭辯,而是一刻不停地為他們量血壓、剪趾甲,然后再清潔居室。經(jīng)過幾回接觸,兩位老人每次預約后便盼著向云君上門:“真沒想到,你比女護理員做得還好。”
岳國明:“鄉(xiāng)里鄉(xiāng)親更要服務好。”
66歲的岳國明則是一名退役軍人,退役回村后,先后擔任過大隊長和村書記。他的護理對象中,很多是像他一樣的退役軍人,屬于重點優(yōu)撫對象。
兩年多前,岳國明的老母親在家中摔傷,住院手術后在家康復,在與兄妹輪流照顧過程中,岳國明學到了一些護理知識。鄰居孫玉芳已做護理員一年多,手上接的單子有時來不及做。她了解岳國明的為人,在家孝順母親,對外待人真誠,便竭力引薦他做同事。
其實,岳國明在五葉街上有棟4層樓房,簡單開個棋牌室,每天也都會有進賬,但他不愿意。他認為找點事做才充實,便考取證書成了一名居家養(yǎng)老護理員。
當過兵的人與當過兵的人接觸,容易找到共同語言。每次預約上門前,他都征求老人的意見,問清他們需要生活照料服務的內容,進門完成工作后,總會騰出時間與老人交談聊天,提供精神關愛服務。
“現(xiàn)在國家的政策好啊,定期派人幫我們做這做那。”家住五葉集鎮(zhèn)水香苑的老人宋金鳳說,岳國明當過村干部,能放下架子做事,不容易。只要老人有需求,他都會幫助解決。
(記者 楊成武 通訊員 葛珺 金世堂)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wǎng):loginbisaqq.com www.xjnnet.net,loginbisaqq.com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